顶点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30)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30)(2 / 2)

赵德昭和赵德芳兄弟两个,点了点头,有些勉强地接受了这个解释。

赵德昭有些较真,决定以后还得去探寻一番,赵德芳则是觉得这说法能勉强解释,便放开了这个问题,转而看向天幕,惊讶道:“嚯!他们的船好大!人……人也好多,就是长得有点怪模怪样的。”

看着大海洋上,出港入港的船只犹如过江之鲫一样多,显得气势挺强,朱元璋也轻轻叹了口气,拍着膝盖道:“老四,你看看,这本应该是我大明的事儿。”

朱棣点了点头,眼睛一直看着天幕上的船只。

“怎么了?”朱元璋没得到儿子的热情回应,还有些不习惯了。

朱棣拧着眉,道:“没什么,就是觉得那些船只,莫名有点熟悉,不知道是为何。”

朱元璋想到了永乐年间,朱棣当皇帝时,还派了郑和率船只下西洋,也深入到了西边去了,便道:“眼熟也正常,毕竟放眼全世界,在大明时,咱们的造船技术可是世界第一呢!”

朱棣惊讶:“真的?”

朱元璋十分自信地点了点头。

要不是造船世界第一,怎么大明朝时,只有大明的船可以去到西边,西边的人却不能走水路,只能走陆路来到大明呢?大明没了,西边那些人造船业倒是起来了。朱元璋思来想去觉得,这里面定然是有些关系的。

朱棣因为朱元璋的话,倒是生出了不少向往之情来。若是大明不走错路,没让朱祁镇那等不孝子当皇帝,凭着大明的底蕴和能力,确实能像天幕说的那样,第一个进入海洋,成为海上霸主,进而成为开拓世界第一国的国家!

玄烨看着那些大船,第一反应还是有些惊到。自从天幕闪过大炮轰击大清沿海的画面,又提过几次中法第一次战争后,玄烨偶尔会梦到类似的情形,梦见广州城、泉州城,甚至是天津口岸外,有许多不明身份的大船停在海面上,还黑洞洞的炮口,就对着几座城。

这样的梦,他偶尔做一次,但每做一次,都会让他惊惧好几日,一颗心总回不到肚子了去。

御医给他诊脉说,是因为受了惊吓,玄烨也不敢告诉别人,自己是在梦里受到了惊吓,若让外人知道了,他这个皇帝的脸面往哪里搁?

这一次,看到天幕展示出来的,海面上都是船舶的景象,让他一瞬间就想起了那些大同小异的梦,想起那些黑洞洞的炮口,身上顿时冒出了冷汗来了。

李玉见皇帝竟然有些慌,忙不顾跪得麻了的腿,爬起来给皇帝倒茶。

玄烨喝了茶也没有感觉好多少。

【清朝的闭关锁国,更像是一种“许进不许出”,也就是外来的商人、学者、传教士之类的,可以进入大清,但是清朝的人不可以随意出去。但也不是说拦就能拦得住的。前头讲过,因为胤禛的摊丁入亩和取消贱籍等政策,在近百年后,人口增长了三亿。人是多了,可种植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粮食产量也没有得到提高,弘历拼命地推广玉米红薯种植,可这些也无法满足多出来的几亿人啊。】

【再加上重农抑商的政策,导致清朝时的商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压制,多出来的人口,想要去寻条出路都难。到了这种快要饿死的紧要关头,什么国策,什么禁令,都是虚的,在求生意志面前,其他的都是小事。所以这个时候,清朝的人口外流溢出也挺严重。而1840年时,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清朝国门后,更是让压抑挣扎许久的穷苦百姓,寻到了一个出口似的,下南洋也成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非常流行常见的求活路的方法。】

【而那些外商,到了中国以后,也没有多自由,他们只能接受官方安排的路径,和官方的人谈生意,与官方的人交流,一切行动都要在官方政府的眼皮底子下进行。对于那时热衷于开拓市场、拼命增值的资本来说,中国确实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但这片蓝海里,各种礁石和缠人水草太多了,非常不自由,非常不方便。】

【闭关锁国,听上去像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事实上,权力拼命将一些想要外溢的东西,往里面挤压压缩,拼命限制住那些应该追随时代潮流的力量和潜能。所以说,这种做法,是逆时代潮流的,是非常不识时务的做法。这种政策的出发点,也从不是为国为民,而只是为统治阶级,想要能够更好更有效地压榨普通民众,为了将世世代代艰辛劳作的普罗大众,牢牢地锁死在他们的命运里,不允许他们挣脱一丝一毫。】

【所以,这政策的坏处,不仅体现在它最后造成的结果,还有它背后隐藏的祸心。一种只想在人民群众头上作威作福,根本不想民族未来和百姓生活的自私自利。也正是统治者的这份险恶之心,才让我们至今都对清朝的上层,生不出好感来。而那些不知道怀着什么目的,给清朝,特别是弘历这样的皇帝洗白,将坏的说成好的的做法,一样令我们不齿。因为当下环境,许多事不能展开来讲,但人民心中,是有一杆秤的!】

嘿!哟!大家都不爱留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