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2)

第171章

皇后的问话,一时令宋辞骑虎难下,接也不对,不接也不对。

此事不单单关乎眼前这位主子的喜怒,还带着几分妄论朝政的意味。

她是萧让尘未过门的王妃,今天无论从她的嘴里说出什么,后续都会被人拿去做文章,给他徒增烦恼。

比如,她今天要是安慰皇后,那便是间接承认了萧让尘的过错,怪他不该那样对待两位皇子。

若不安慰,一本正经地讲道理……萧让尘的立场是保住了,恐怕她的脑袋要保不住了!

怎么办?

宋辞求生欲很强地飞快转动脑筋。

最终,她望向皇后,眨巴眨巴无辜的大眼睛,单纯道:“娘娘别伤心,听说吃甜的会让人心情变好!民女过会儿去做些蜜糖糕给娘娘送来。您吃了,就不难过了……”

看着她那双人畜无害的眼眸,若林间的小鹿般,清澈见底,不谙世事。

皇后只觉一拳打在棉絮上,无奈摇摇头:“走吧,回宫。”

装傻充愣躲过一劫,这让宋辞愈加确信,自己要想在宫中活命,往后就不能表现的太过精明。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得学会立人设!

曾经做生意的时候,真傻也得表现出心眼有十八道曲折的样子。

而在宫里,尤其又是所谓摄政王妃的身份……她越是机敏,充斥满算计,八面玲珑,就越是会遭到针对。

反倒傻乎乎的,给别人一种除了做饭吃饭,其他什么都不会的错觉。让旁人觉得萧让尘之所以喜欢她,是因为她年轻貌美,纯良无害,是个笨蛋美人……

底层人或年纪轻的孩子才喜欢欺负笨蛋,以此取乐。

像帝后、贵妃这样身份的人,遇到笨蛋无非叹一口气,你笨任你笨,自己远远的绕开。

如此,她才能在一众精明人里,浑水摸鱼的活着。

钻研出这些道理后,余下的几日,宋辞在宫中渐渐如鱼得水。

旁人高兴,她就高兴地递吃的。旁人不高兴,她就小心翼翼地递吃的。一边照顾帝王的饮食,一边听皇后的阴阳怪气。

这样的日子过了有四五天,怀宁公主进宫了。

她是德妃所生的头胎。据小道传言,德妃才是皇帝心上真正所爱之人,所以他对两人的第一个孩子百般溺爱,将所有皇子才能享受的待遇,统统赐予了这位公主,可谓千依百顺。

此刻宋辞被怀宁公主点名作陪。

她在旁看着父女二人和谐共处的场面,倒是将传言信了个七八分。

“父皇!您吃一个,再吃一个!”

纵然已经开府成家,成为人母,在父亲面前,依旧如同少女般烂漫纯真。

她为了哄少食的皇帝多进用些餐点,摇着他的手臂,撒娇央求。

“小辞做得吃食很美味的!您尝尝,保准尝后念念不忘。”

皇帝无奈妥协:“好好好,我吃就是了,别晃了,再晃父皇这把老骨头就该被你晕了!”

“父皇才不老!您看钰儿还这么年轻,父皇怎么会老呢?”

“你啊,也是当娘的人了,还学人耍赖,让你的孩子见了,不知羞啊?”

怀宁公主见他陆陆续续又吃进了些,欣慰道:“不羞!女儿多大也是父皇母妃的孩子。若真能用这个办法哄您多进用些,让您身子好起来,女儿哪怕被人笑,也要天天这样耍赖!”

“哈哈,你呀你!”皇帝笑了,中途,忽然想起什么:“去看过你母妃了吗?”

公主垂下头,瘪了瘪嘴:“给母妃请过安了,只是……母妃她身子不爽利,近日胃口也不太好,女儿想着,要是她也能像您一样,多吃些,想必便不会那样日益消瘦了。”

听闻德妃身体抱恙,皇帝忧愁锁紧眉头,放下手中点心。

“传太医看过了吗?让他们给开几副药调养调养。”

怀宁公主不着痕迹将视线放在宋辞身上,转瞬挪走,借口道:“太医说母妃的身子没有大碍,就是整日憋闷的!”

“女儿已经离宫,不能日日进来陪伴母妃,尤其母妃又说,那御膳司送来的菜饭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样,吃在嘴里味同嚼蜡,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致。”

皇帝点点头,嗯了一声:“她跟着我有二三十年了,从皇子府到宫里,别说是她身为后妃的份例,就连我,对御膳司那也是无比乏味。”

“不过。”他看到宋辞,脑中升起一个想法:“你弟媳,在厨艺上倒是颇有一番功夫,或许能让你母妃耳目一新。”

“只是承钧将她送进宫,本意为照看我的饮食,若将她借了去,不知承钧会不会不高兴。”

“不然,你与她商量一下?看她愿不愿意?”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金尊玉贵的皇帝开口,岂容人拒绝?无非就是说给她听,让她识相点自己提出来罢了。

然还没等宋辞说话,怀宁公主抢在前面,边假意劝她,边暗中给她使眼色:“啊,那个……父皇许是不知道!女儿和小辞这已经不是初次见面了。”

“秋日时,女儿在行宫举办马球会,承钧带她参宴,我二人便见过一次,相互颇为投缘。她还给我带了自己做的酥点,可好吃了!”

“我要是开口,她一定会同意的。”

“对吧?小辞?”

宋辞没会清她那个眼色背后的意思,但料想她与萧家交好,应该不会害她才是。

她乖巧应答,声音甜润清澈:“民女的厨艺上不得什么台面,若能为公主解忧,让德妃娘娘恢复胃口,也算是民女的福气。”

皇帝笑道:“承钧家的很懂事。”

“好,那过会你便和钰儿走吧,往后不用再去皇后那边了,你就住在德妃殿里,为她做些合胃口的吃食。”

话至此处,身为九五至尊的帝王停顿片刻,竟肯屈下脸面,好言对她道:“此番你进宫,没得到什么清闲,整日尽是操劳。朕看在心里,会念你和承钧的情。”

“德妃性子软,平时受什么委屈都不肯说,只管自己受着,这么多年吃了许多苦头。现在大家年纪都不轻了,身体愈发沉重,胃口一天比一天差……朕已经这样了,不希望她也像我一样。”

“所以,宋辞,朕望你能好好待她,哪怕不管朕这边,也要将德妃给照顾好。”

“朕知道你是官眷,不该让你进宫做这些事情。可既然承钧将你送来,恰逢遇到此事……朕还是希望你尽其所能。”

“待你婚期将至,朕定会同礼部共同操持,予你万千尊贵荣宠,以公主之礼,让你风风光光嫁入王府!”

宋辞受此待遇,倍感惶恐,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曲身行礼:“陛下厚爱,宋辞愧不敢当。”

“为子民,侍奉陛下娘娘乃是顺理成章。身为厨娘,能够用自己亲手做制的菜式,让食用者欢喜,亦是制作者最大的欣慰。”

“于情于理,民女都不该不从,请陛下放心,民女一定会尽心照顾好娘娘,争取让娘娘恢复食欲!”

一番话将皇帝哄得甚是愉悦,赏了她点东西,又与怀宁公主闲聊一会儿,便放她们去德妃那边了。

路上,怀宁公主笑得前仰后合,点着她的脑门,打趣道:“你呀!那么紧张做什么?我母妃好着呢!这只是解救你的一个计策罢了!”

“啊?”宋辞震惊。

看着她那傻样,公主笑得更欢了:“你阴差阳错被留在了皇后殿里,可把我们吓得够呛!”

“经你云姐姐、你家承钧……一众人共同探讨。最终决定还是由本公主出马,擡出我母妃,将你从皇后手中要出来。父皇疼惜我母妃,若说她身子不适,必定会毫不犹豫地放你过去!”

“所以你不用有那么大压力!我母妃没事,不用担心照看不好她的食欲!”

宋辞这才恍然明白过来。

被人记挂在心上的感觉是很好,可是……

她脖子一扭,来劲了,哼道:“我不管,说都说了,我一定会照顾好德妃娘娘!”

“行行行。”怀宁公主失笑:“你照顾吧!你要是照顾好了,不光是我父皇,我也会感激你的!”

踩着平坦的砖石抵达德妃住所,跨进门,绕过重重屋所来到正殿。

远远望见一位蕙心执质的温柔女子站在殿前,她不敌皇后那般强势威仪,不比贵妃妩媚张扬,反而极尽安静,柔弱,如水般不争不抢。

她淡扫的峨眉如若远山,充斥满包容和无名的忧愁。

见到宋辞和公主的身影,浅浅同婢女说了句什么,然后笑了笑,等二人走近。

“母妃。”公主明媚地叫人,边将宋辞向德妃的方向揽紧:“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宋辞,承钧未过门的媳妇。”

正当宋辞猜想,以德妃的性子,是怎么生养出怀宁公主这种女儿的时候……

德妃看向她,如沐春风道:“来了就好。”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两位尊贵的主子亲自帮宋辞安顿好了住所。

当然,说是亲手安顿,其实除了随身衣物以外,她也没带什么旁的物品。

所幸德妃宫里早就为她准备的一应俱全,母女进去后四处看了看,对婢女做出了指点,安顿一事到这算完。

午间三人共同用饭,听公主眉飞色舞地继续聊了一阵儿,临近傍晚宫门下钥前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宋辞带着芳菲住进德妃殿里,因不用再去皇帝那边,每天只需去小厨房简单做几道吃食,德妃也不找她麻烦,日子相较从前自在了许多。

正月初十,皇帝身边的内侍跑来传话,让德妃做好接驾准备,一个时辰后会从内廷直接到殿中,与德妃共用晚膳。

闻此,宋辞翻开簿子,视线跟随着指尖在上面搜寻。

随着落定,她擡起头:“娘娘,还要按照今日的食谱做吗?”

德妃温软道:“若你不累的话,便随意做两样吧,刚好被皇上见了,你面子上也好交差。”

“不累!”宋辞很喜欢这位美丽大方的娘娘,光是看上去就很想让人亲近:“民女不敢揣摩圣上的喜好,那就按照娘娘的口味,做些菜式来吃吧!”

德妃喜甜咸或酸甜,宋辞知道后特意托人去自己食肆的库房,取来番茄等外邦食物,以及平时用着顺手的炊具和调味品。

既然在大家面前夸下了海口,那只有用与众不同的东西,才能征服他们的味蕾。

金尊玉贵的天下之主,与享尽荣华富贵的娘娘……人家什么考究的东西没吃过?她要是继续用御膳司的食材,做出的菜式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奇特之处。

起初她毫无动静地等了两天,待殿里的掌事内监得空出宫,为她取来几木箱的炊具和食材……有秘宝在手,她这才渐渐如鱼得水起来。

第一天试着烹制几道家常菜。

看起来过分平庸的番茄炒蛋,却格外俘获德妃娘娘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