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耽美 > 迫与楚王解战袍 > 第66章 再议储 谁说朕后继无人?

第66章 再议储 谁说朕后继无人?(2 / 2)

陛下垂下眼来,悲痛神色说来便来,“朕感怀废太子与朕离心离德,才过几日,你们便要朕择人进宫,开枝散叶?!”

皇帝陛下狠狠一拍,桌案几乎碎裂。

两位倒霉老大臣吓得双膝一软,齐齐跪倒,不敢擡头。

“朕如今还愿意听两位啰嗦,是因为你们曾经服侍过先帝,可如今连朕心软好性子。诸位是不是这几年过得太安逸了,所以觉得可以跟朕指手画脚了?”

两位大臣冷汗直流,双双跪伏下去,这混不吝的口气,不像素日依法守礼的陛下,倒更像是——管彤长公主慕凤昭。

那一位可是长安城里的天降魔星,名门贵女退避三舍,三年前时,世家郎君不敢单独上街,生怕被这公主掳走当面首。

搅得长安人心惶惶,直到三年前被陛下贬去了鄯州,长安这才安定些。

可这魔星转头回京,竟然还很得圣恩。

端文帝在时,把这嫡出小公主放在心尖上疼,说东绝不往西,要星星不给月亮。

原以为陛下不像先帝那般宠溺幼妹,处事公正,谁知这是取其蛮横而自用了。

皇帝陛下瞧着两位勇士罩着官帽的后脑勺,颇有些意兴阑珊,这就承受不住了?

这两个老头从此住嘴倒也罢了,要是以后再对他的后宫后嗣指手画脚。

陛下也想到了那位离京远去幽州的魔星,勾起个不易察觉的微笑,那他定要这二人家中一家送一个嫡系小郎君到鹿鸣坊去。

谢应祁那醋坛子,定会天天将人吊起来打。

心情好的时候叫这两个人进宫来听各家郎君嗷一嗓子,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多嘴。

不过这两位倒是给他提了个醒,前头对齐柳二家重拿轻放的处置,和对太子的激进判决,实在不得人心,满朝文武已经开始往他跟前伸爪子了。

既然要闹,那就一起闹,皇帝陛下擡手就拟了诏,三省宰相通通诏到了紫宸殿。

这是他阿爷留给她的旧班底,可三省宰相虽说归三家,实际主事的还是那一位朝堂柱石齐中书。

任门下那位,向云,圆滚白净的脸像个发过头的馒头,人实在是过于和善,极易相处,恨不得与天下同僚和光同尘的滚刀肉。

这些年攒下来的好人缘,倒是叫他在这个位置上屹立不倒。

齐家这位,自是不必说,自己争气,眼光独到追随他阿爷,成就了今日的权势富贵,这一位扁长的脸日常肃穆,不茍言笑,甚少与人投契,与向门下大相径庭。

剩下那个,是他自己亲手捧起来的,就更不必说了。

不过也因这一层,始终矮其他世家一头,楚侍郎,极善钻营,巴望着左右逢源,想无论何时都有一条退路走,可天底下哪儿有这么好的事。

他本以为这三家不和,所以他才敢用,可现下不论他们关系究竟如何,他都不预备赌,所以,他想了个更直接的法子。

正琢磨着如何借力打力,这三人便一齐赶到了。

陛下一改方才气势,笑吟吟道:“朕今天叫请诸卿前来,是有一事相商。”

皇帝陛下笑得得体,一副万事好商量的模样,“是太常寺卿和礼部尚书提起的,大渝有此二臣,真是社稷之福。”

两位重臣至今没敢站起来,跪在下首抖如筛糠。

“他二人谦卑,不敢居功,那便由朕来说。朕后宫着实,于国祚有损。”

见底下讷讷不言,皇帝陛下拧起眉头,“损国祚的并非后宫无人,而是朕后继无人。”

皇帝陛下也不在意三相缄默,话锋一转,“可谁说朕后继无人了?”

此言一出,三相也难以按捺,一齐擡头,眼里的诧异和算计看得皇帝陛下想笑。

“众卿莫不是忘了,楚夫人正身怀有孕,不日便要诞下皇嗣了!”

这可也算是楚侍郎家的血脉啊。

齐中书和向门下视线相交,向门下心思活络,怪道这楚侍郎四平八稳,最近都不与同僚走动,更不讨好上峰,好似从未忧心他楚家的将来,原来早已笼络了陛下,预备将自家那男女未知的皇嗣捧上去。

若楚夫人真的诞下皇子,那他楚家可不就一直扶摇直上,鸡犬升天?

这眉眼官司皇帝陛下不关心,令莳墨捧了诏书下去,“朕的诏书在这里,三相皆在,那此事便议了吧。”

向门下心底不平,可齐中书还未开口,到底不敢说,毕竟这、这还如何议?

太子都被陛下一言不合给废了,亲子尚且如此,旁人到底不敢明着违逆。

再者,前头还有更能说得上话的齐中书,虽说齐氏一门前些日子跟被下了降头似的十分不妥当。

可宫里还有齐家一根定海神针,即便齐中书直言进谏,说得不合陛下心意,也不会有什么妨碍。

只可惜他原都想好,送一位娘子投陛下所好,让陛下诞下一位有向氏血脉的皇子,这一时半刻,怕是用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