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继续利用网络探险队和模拟网络术,加上走访……了解到有一批学生被诈骗……
市实验中学高三学生李阳,梦想着能进入一所知名大学。一天,他收到一条短信,称可以提供高考真题答案,每科5000元,先付一半定金,考后成绩满意再付尾款。李阳想着这或许能让自己考上理想大学,便偷偷转了元定金。然而,考试结束后,对方却失联了。
育才中学高二学生张悦,在玩一款热门网络游戏时,收到一个私聊消息,称可以低价出售游戏装备。张悦心动不已,按照对方要求转账800元后,却没有收到装备,再联系对方时,发现已被拉黑。
阳光小学五年级学生林晓,在观看一个热门动画视频网站时,弹出一个抽奖页面,称她中了一等奖,是一台最新款的平板电脑,但需要先缴纳300元的快递费和税费。林晓不懂事,用妈妈的手机转了账,等了很久也没收到奖品,妈妈发现后才知道被骗。
星辰中学高一学生王伟,看到网上有招募兼职打字员的信息,声称每万字能赚500元,工作轻松,时间自由。王伟觉得既能锻炼自己又能赚钱,便报名参加。对方让他先缴纳200元的入职押金,承诺完成第一单任务后就退还并支付报酬。王伟交了钱,可当他完成任务提交后,却被以格式错误等理由拒绝支付报酬,要求他重新交钱参加“培训”,他这才发现被骗。
蓝天中学初三学生刘静,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一个美妆品牌的推广,号称扫码进群就能免费领取试用装。刘静进群后,群管理员称只要帮忙转发推广信息到10个群,就能再获得一份价值更高的礼品。刘静照做后,管理员又说需要支付50元的邮费,刘静支付后却迟迟未收到礼品,群也很快解散了。
还有一个小学生李强,他在玩一款儿童游戏时,屏幕突然弹出一个窗口,说他中了大奖,奖品是一套限量版的玩具,但需要家长的手机号和验证码来确认领取。李强天真地输入了妈妈的手机号和收到的验证码,结果妈妈的手机收到了消费500元的短信,才发现是诈骗。
在调查过程中,博源发现了一些学生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电信诈骗行为。
市二中的学渣赵宇,成绩一直垫底,沉迷网络。他在网上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对方怂恿他帮忙注册银行卡,承诺每张卡给他500元报酬。赵宇想着能轻松赚钱,便用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注册了5张银行卡交给对方。这些银行卡被用于电信诈骗资金的流转,警方调查时,赵宇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
实验中学的孙明,平时就游手好闲。有个网友找到他,说有个“赚钱”的好门路,让他帮忙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发布虚假的刷单返利广告,每成功拉到一个人参与,就给他100元提成。孙明为了钱,在学校的一些群里大肆发布广告,导致不少同学上当受骗。
三中的刘华,学习不上进,却对各种电子产品很感兴趣。他被诈骗团伙利用,帮忙搭建一些简单的钓鱼网站,诈骗团伙承诺给他高额报酬。他以为只是简单的技术活儿,没想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
育才中学的李飞,因为喜欢玩游戏,认识了一些游戏里的“朋友”。这些人让他帮忙在游戏中以低价出售装备为诱饵,吸引其他玩家上钩,然后引导他们进入诈骗链接。李飞照做了,从中获得了一些游戏道具和少量现金,却不知自己已经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五中的王浩,是个网瘾少年。他在网吧上网时,有人塞给他一张小广告,说可以轻松赚钱。他按照广告上的联系方式联系后,对方让他帮忙拨打一些诈骗电话,按照通话时长给他计费。王浩为了能有更多钱上网,便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