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使无功而返,陈朗坐上太守之位,在苏城城门送走夏岚风。
“师父,就不能多留一段时间。”
“不能。”依旧是直白的语言,语气都没变过。
陈朗懂,只是他莫名有些患得患失。
“好好干,看好你。”
缓了缓,夏岚风继续道:“你要的人,为师也给你留了,你再拦着,就是不孝。”
陈朗收回脚步,退到一边。
很多时候,他希望师父不要说话,让他情真意切表演完就好。
可惜没有如果。
陈朗躬身行礼,“拜别师父,恕弟子不能随侍左右。”
转头嘱咐万俟鸿云:“师弟,跟在师父身边,切记,不要惹师父生气。天冷了,记得提醒师父加衣,天热了,别忘了准备消暑之物……”
陈朗念念叨叨不停歇,万俟鸿云眉头越皱越难看。
占他便宜,还把他当工具人刷,是觉得他拳头不够硬,不敢揍他吗?
眼见万俟鸿云脸色不对劲,陈朗眼中,落下一滴离别之泪,及时止住话头。
来送的人很多,许多老百姓事后听闻夏岚风的英勇事迹,哭得不能自已。
“夏姑娘,你别走啊,我家老母鸡在灶台上煨着,很快就好。”
“夏姑娘,苏城能渡过此次难关,多亏了夏姑娘,夏姑娘就不能多留两日。”
“夏姑娘,苏城百姓会永远记得你,别忘了以后来看看。”
“……”
一句句,可比陈朗表演得自然。
留在陈朗身边的人悄悄抹泪。
夏岚风当即赋诗一首: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落,所有人抬头,看着天空中百丈金色文气,暗地里叹道:“就该如此。”
万俟鸿云眉头松了几分,问道:“师父,这是哪位师祖大作?”
陈朗同样不甘落后。
“此诗没有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音调明快爽朗。其中有一股高远的志向,表现出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真乃佳作也。”
心里想着,又是一些奇怪且没听过的地名,像是另一个世界。
想想圣人见多识广,知道他们不知道的地方也属正常。
夏岚风环视全场,提高声音道:“此乃王勃师父所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都回去吧,以后有空,我会回来看看。”
有的人离开,就是一辈子。
穿过苏城,向前行二十里,跨越一条汹涌的长河,进入奇书国。
奇兰国多平原,无论骑马还是马车,都比较方便。
奇书国则是以丘陵为主。
这日,夏岚风带着人来到清城,进入清溪山,在一处山谷见到一位老人。
随行人员有奇书国之人,低声在夏岚风耳边介绍。
“夏姑娘,这是摩放老人,曾经是一位准半圣,后来在战场受重伤,伤到经脉,一身文气,发挥不出十之一二,只有学士水准,不过,他的文章写的极好。”
“摩放老人在清溪山谷,结庐居住,时常有大学士大儒拜访,每每有佳作流出,引得人们争先拜读,是清城学子的偶像。”
夏岚风看着前面迎风而立,笑得慈祥的老者,嫣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