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起:时代浪潮中的诞生
2007年,全球光伏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光伏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在中国,光伏产业也在政策的支持下迅速崛起,众多企业纷纷投身其中,试图在这个新兴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连城数控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连城数控的创立,与两位关键人物——李春安和钟宝申密切相关。李春安与隆基绿能实控人李振国系一致行动人,钟宝申则为隆基绿能董事长,他们三人被合称为“隆基三剑客”。1990年,即将毕业的他们在兰州大学科学馆门口的江隆基雕像前许下心愿,如果创业,公司名字要叫“隆基”。后来,他们也确实创办了隆基绿能。
李春安和钟宝申在光伏领域有着深刻的洞察和丰富的经验。当时,我国的光伏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市场,单晶炉和切片机等关键生产设备被国外巨头所垄断。而硅片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运营,设备折旧对单位成本影响巨大,国外昂贵的设备采购成本严重阻碍了单晶技术路线的推行。为了打破国外单晶硅设备的技术垄断,降低国内光伏及半导体厂商的生产成本,李春安和钟宝申连同大连机床厂的技术人员创立了连城数控,主要攻克线切设备的研发重任。
连城数控从成立之初,就将目标明确为解决光伏制造环节的技术“卡脖子”问题,致力于为光伏及半导体行业提供高性能、具备成本优势的晶硅制造和硅片处理等生产设备。其诞生不仅是李春安和钟宝申个人的创业选择,更是顺应了时代对光伏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后来在光伏设备领域的深耕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长:技术突破与产品拓展
(一)早期技术攻坚与市场立足
自成立后,连城数控便开启了在光伏设备领域的技术攻坚之旅。2008年,对于连城数控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公司成功研发出多线单晶硅和多晶硅切方机。这一成果在当时的光伏产业中可谓是石破天惊。要知道,在连城数控取得这一突破之前,多线切割机市场长期被瑞士、日本等国外厂商所垄断,国内企业不仅要花费高昂的价格进口设备,而且在设备的售后维护、技术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国外厂商的诸多限制。连城数控的多线切方机打破了这种技术垄断的局面,实现了国产设备从无到有的突破。
这款多线切方机采用了先进的数控技术和独特的切割工艺,能够将单晶硅和多晶硅材料精准地切割成所需的方形规格,大大提高了切割效率和精度。产品一经推出,便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众多国内光伏硅片生产企业纷纷向连城数控抛出橄榄枝,因为使用连城数控的切方机,他们不仅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连城数控凭借这款产品,在光伏设备市场中初步站稳了脚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随后的2010年,连城数控推出了多线截断机,可用于单晶硅棒和多晶硅锭截断,进一步丰富了其产品线。2011年,公司研制出高产能的QP型切片机,可用于单晶硅和多晶硅的切片,使得公司在切片设备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同年,公司进一步开发了更大规格的单晶多线切方机产品和多晶多线切方机产品,实现市场销售的进一步快速增长。2011年,公司的多线切方机产品获得“第五届(2010年度)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荣誉,并被中国科学技术部等国家四部委评选为“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连城数控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为公司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并购与多元化发展
2013年,连城数控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并购美国500强公司SPX旗下拥有60年历史的凯克斯(KAYEX)单晶炉事业部,并在美国设立连城晶体技术公司。凯克斯在单晶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经验,其产品在全球半导体及光伏领域都具有领先性。连城数控此次并购,可谓是意义非凡。通过并购,连城数控不仅获得了凯克斯先进的单晶炉技术,还引进了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为公司在单晶炉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并购完成后,连城数控迅速对凯克斯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公司先后推出优化改进的新型8英寸、12英寸单晶炉,这些新型单晶炉在性能上有了显着提升,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对于晶体生长的需求。随后,公司又研制出24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炉以及单晶超导磁场,进一步拓展了公司在单晶炉领域的技术边界,使公司在半导体级单晶炉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2014年,公司的单晶炉产品开始实现销售收入,并逐渐成为公司的主营产品之一,为公司的营收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2019年,连城数控继续在产品多元化的道路上大步迈进。2013年10月,公司在上海设立控股子公司上海釜川自动化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插片机和清洗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5年,上海釜川研发的插片机和清洗机正式投放市场并实现销售。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电池片生产的前段工序,能够提高电池片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2016年,连城数控自主研发的单晶硅和多晶硅磨床实现销售收入,成为公司的主营产品之一。磨床主要用于硅片的研磨和抛光,能够提高硅片的表面质量和精度,满足光伏和半导体行业对于高质量硅片的需求。
2019年,公司成立自动化事业部,致力于光伏电池及半导体芯片生产所需硅片薄膜沉积生产线(PECVD技术、PVD技术、ALD技术)及配套自动化设备的开发。同年,自动化事业部研制出首条硅片工厂自动化生产线,这一成果标志着连城数控实现了由单一设备供应商向成套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从硅片生产到电池片制造的一站式设备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上市:资本市场的新起点
pay_read_le当前卡片暂时不支持哦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连城数控在光伏设备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2020年7月27日,对于连城数控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公司正式登陆新三板精选层,股票代码为,成为东北地区首家登陆新三板精选层的企业。
连城数控登陆新三板精选层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上市之前,公司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财务和合规要求。为了达到这些要求,连城数控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规范。公司加强了财务团队的建设,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公司还积极与中介机构合作,进行上市辅导和尽职调查,解决了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此次公开发行股票1500万股,每股价格37.89元,共融资5.68亿元。这笔资金对于连城数控来说,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公司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单晶炉和切片机扩建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通过扩建项目,公司能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满足市场对其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而研发中心的建设,则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保持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上市对于连城数控来说,不仅仅是获得了资金,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作为东北地区首家登陆新三板精选层的企业,连城数控受到了资本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司的上市,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同时,上市也使得公司的治理结构更加规范,运营更加透明,增强了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对公司的信心,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