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35)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35)(1 / 2)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35)

玄烨这一派孩童出去游学的举措,比其他的动作,还令全国人民侧目。若说,办和珅那样的奸臣,肃清吏治、丈量土地,清缴税收,是循着先皇帝的做法在做事,那现在这次,完全更像是突然一时兴起,冒出来的主意。

许多人都议论纷纷,但行动的却是少数。

那些权贵人家,知道欧罗巴远隔重洋,有万里之远,他们的儿子都是家里的宝物,要传宗接代的,要读书,还不如花了重金请夫子大儒来家里教,不需要去那些个万里之外的地方。

但底层穷苦的人家,一听说孩子只要选上去京城,家里就能得到一些赏钱,才不管什么欧罗巴是什么地方,皇帝又要孩子们去那里做什么,只要觉得自己孩子有几分聪明灵性的,都往官府衙门里送。

官府衙门的测试内容,是玄烨亲自拟定的,不识字没关系,有认字的人在一旁帮着认,关键是看他们脑子有多灵活。

玄烨出的那些题,别说说一般人了,就是许多考上了秀才的人,都不一定能想得明白,若是南音看到,定然会发现,那些题和小学的附加题奥数题之类的有些相似。

通过了测试的孩子,领来的人可以得到一份赏钱,还要作为监护人,签一份孩子远赴欧罗巴五年的知情书,意思是要将孩子交给官府六年了。

虽然这事儿查户籍,可也有钻空子的地方,再加上不限户籍是商籍还是贱籍,于是连街上的乞儿、花楼里的年幼小清倌……都被人拉到官府试了试。

如此忙活了一个多月后,全国各地遴选了几千人,送往了京城。

玄烨翻看了名单,看着其中不少孩子都是普通户籍,甚至贱籍占了两三成,不免冷笑,那些有钱有权的,看不到好处,定然不会把孩子往这种事上面塞。但是等五年后,这些孩子归来了,那些人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这次大多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倒也好,去了万里之外的欧罗巴,就是去了异国他乡,不仅学习任务重,而且又要适应全新的生活,还要学习全新的语言,多的是重重困难。

那些权贵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玄烨还怕他们应付不了这样的事,最后一事无成,浪费了机会。

在发布了全国征集令后,玄烨已经提前派了一批人,前往欧罗巴,安排这些孩童去欧罗巴的游学一事,除了学习的老师,住宿、医疗等等都是需要提前安排好的。

幸而康熙一直保持着对西方的联系,对那边的情况和风俗,有一些了解,所以考虑起这方面的事情起来,还算周到仔细。

待那些孩子陆陆续续到京城后,玄烨亲自去看了他们,并且亲自主持了第一次遴选。

许多孩子身上十分瘦弱,看上去头大身子小,身上的衣服也不太合身,应当是当地官员见他们衣不蔽体,这样去见皇帝未免太磕碜,所以临时找了衣服给他们穿上了。

一群小萝卜头,让玄烨想起了自己那大大小小一排阿哥们,孩子们还小的时候,还未掺杂太多争权夺利的心思时,显得可爱多了,自己那时却没意识到,那样的时光多珍贵,只日日催促他们好好学习,等他们长大了,确实都有了一身本领了,父子兄弟亲情,却无法追回了。

玄烨缅怀了一下过往,又与这群小孩说了一些话,然后开始了考较。

守在一旁的官员们很紧张,玄烨却显得泰然自若,他考较也不是像科考那样,一个人一个位置埋头做题,而是让太监们出一些题,然后让孩子们抢答,中途还让人取来一些食物和玩具之类的,看孩子们对不同的东西,会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一旁旁观的官员们是摸不着头脑,玄烨心中却有着十分清晰的标准。

第一次见完后,玄烨没有直接公布名单,而是将孩子们养在了宫里,看着他们一日比一日壮实起来,才放心了些。

一个月后,第一批孩子遴选出了三十个,其他的依旧被送回父母身边。

选出来的孩子,玄烨招募了几个传教士,来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欧罗巴语言,顺道继续养身体。

去往欧罗巴,坐船时间得几个月,若是身体不好,怕是这遥远的路途都熬不过去。

如此细细地遴选了几个回合,总算是选出了一百多个孩子,组成了第一批前往欧罗巴的留学儿童。

在给每个人配了一个贴身看顾的小厮后,又选了几个大夫跟随,还配备了一些其他后勤成员后,这群孩子,带着玄烨最为遥远的期盼,启程前往了欧罗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