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番外又一年
又是一年隆冬至,顾南风和梅青山的双胞胎也马上就要周岁了,而他们一家也住进了宽敞的大房子里。
顾南风先前的小屋子只有两间房间,这回建房的时候房间就多了,不止有了宽敞的堂屋,还有了挨着前院的主卧房和挨着后院的后厢房,便是住上一家三代人也没有问题。
主屋宽敞,灶房和库房更是宽敞,且这一次梅青山还在库房里挖了个地窖,存放东西方便得很,他们家的红薯都不比埋在窖坑里了,直接存放在地窖里就行了。
除却这些,就连家里的鸭圈都翻新了一下,不止扩建了不少,还在里面搭了个鸭棚,不再是乱糟糟的围在一起了。
家里如今算是漂亮气派了,可看着手中的银子,顾南风便泄气了,存了两年的银子,如今只剩下一点零钱了。
“别叹气了,家里现在不是有固定的收入了吗?等到月底咱们就能拿银子了。”
“你怎么来了?”顾南风记得方才明明看见两个孩子都在他身上啊?怎么这会儿孩子没见到,他倒是跑到眼前来了。
“嘿嘿~我把俩小家伙塞给他们阿爷阿奶了。”梅青山带着一脸的坏笑就要往人身边凑,顾南风现将家中银钱也盘点好了,便将手里的钱匣子递了过去。
梅青山干脆的收了之后,三两下功夫将钱匣子藏起来就跟着坐到顾南风身边去,然后眼巴巴的看着人。
顾南风只看他一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便对着人笑了一下,之后片刻功夫两人就换了位置。
梅青山坐在高凳上面,顾南风迎面坐在他的腿上,双手还环着他的脖子,脸上含着笑。
梅青山那是一点没客气,直接把人往怀里一拉,紧紧抱住之后才委委屈屈抱怨:“自从有了这俩兔崽子,我的夫郎就没了,我都好久没好好抱过你了,早知道如此,咱们也该和大哥他们一样,晚些要孩子的,咱们没孩子的时候我可是天天都能......”
“你胡说什么啊!”一下子擡起了头,顾南风还往人肩膀上狠狠砸了一下,这人真是张嘴就胡说八道,他们不是昨晚才......才亲热过吗。
“再说了,孩子的事怎么能胡说八道?他们可还没满周岁呢?你要再胡说,你就真的自个儿睡去吧!”老人常说不满三岁的孩子娇气得很易夭折,不止平日里要悉心照料,就连言语都要注意,若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这娇客可就要走了。
梅青山被打了才知道自己确实是说错话了,但他还要嘴犟一句:“你放心吧,那两小东西皮实得很,这不才十个月呢就能扒着墙壁走路了,我看啊若不是这穿的越来越厚了,他们十个月就能走路了。”
“说到这个,你说豆豆怎么回事啊?他还是哥哥呢,现在一个字还不会说,蛋蛋都快能把家里人喊个遍了。”家里的两个孩子,到现在还没有大名,小名倒是刚出生就有了,而且还是梅青山自己取的。
他们家如今开着豆腐坊,都是老大叫豆豆,家里的鸭蛋也是一大收入来源,所以小儿子叫蛋蛋。他这取名字的法子倒是省事,家里人虽然埋怨,但这名字也就这么喊开了,孩子们就叫了豆豆和蛋蛋。
说到两个孩子,顾南风便要起身去找孩子,眼下马上要到中午了,得把孩子们喊回来喝奶了。
哥儿没有奶水,村子里的哥儿有了孩子,都是在同村找个正好在奶孩子的妇人帮着奶几天,然后根据家里的情况,看看是给孩子在奶妈子还是喂羊奶。
穷人家直接喝米糊糊和面糊糊也是有的,总之什么养法都有,全看这孩子投了个什么样的人家。
顾南风他们现在也不算多有钱,找专门的奶妈子贵得很,但顾南风生了双胎,阿爷阿奶高兴得很,帮着他们出了买奶羊的钱,两人便用买奶羊的钱请了三个月的奶妈子。
两个孩子虽是早产,但喝了三个月的奶水,接着又有羊奶喝,半岁以后便完全看不出是早产的孩子了,都长得白白胖胖的,可爱得很。
顾南风就要起身去找孩子,却被梅青山给拉住了,“我这马上就要离家许久,你就同我单独待会儿呗,到了孩子喝奶的时间,爹娘自然会把他们带回来,你就放心吧,爹娘他们比你还担心饿着他们得宝贝孙孙呢。”
顾南风原本都要站起来了,听了梅青山的话却乖乖坐了回去,还朝着人靠了过去往人怀里钻,他双手也换了位置,将人抱住之后带了些小小抱怨说道:“你为何一定要去京城呢?眼下家里的收入还过得去,虽说积累慢了一点,但一年存个两百两银子完全可以,咱们没必要去冒险的。”
“所谓冒险也不过是损失个百八十两银子,和让我白忙活几个月的事罢了,我既然起了这个心思总要去看看的,若是这趟吃了亏,我就老实不折腾就是了。”
梅青山到底还是想要去京城看看,且他们后山竟然有片栗子林的事儿也被穿了出去,因此今年捡栗子的村人多了起来,梅青山也照样的将村人手里的栗子都收了,且这一回他准备自己去京城看看。
顾南风觉得做生意没有那么简单,人家唐朝能带着那么多的货品去京城,是因为他们家自己有货船,且在京城还有仓库有商铺,且说不准在码头还有自己的伙计,人家只需要带上货物就行,到了京城就有人打点一切。
“可是你自己到了京城去,带着这么些东西要怎么办?雇人的话,人看你是个外乡人会不会直接拿了你的货物跑了?不是自己人管得住吗?”
顾南风的这些担忧,梅青山现在早就想过了,他有自己的法子,他年初就在想法子了,找了熟人合作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梅青山要去进城的事儿,已经成了定局,顾南风心里既担心又舍不得,便也静了下来享受这片刻的亲近,过两日,他可就抱不着了。
梅家两夫妻抱着两个孙子回来的时候,顾南风正在挤羊奶,梅青山在热饭,两人刚走进院子梅小妹就风风火火的跑来了,说是她二堂嫂有娃娃了,二堂哥傻了。
“你才傻了,你二堂哥怕是乐傻了吧?”夫妻两个刚从大伯家里回来,这会儿梅小妹却追过来说了这喜事儿,应该是他们前脚刚走,二堂哥后脚就回来报喜了。
二堂哥他们两口子成亲多年都没有孩子,如今二堂嫂肚子有了消息,不只是他们小两口,这全家人都高兴。
刚到家的两夫妻正准备往大伯家里去呢,就看见二堂哥朝着他们这里来了。
“二叔,二婶,我家花儿有喜啦,我要做阿爹了!”还远远的二堂哥就开始喊人,梅阿娘急得不行,一直朝着他比划,让他别说话别说话!
“你这孩子!小声些,三个月不到别到处声张,自家人知道就行了。”二堂哥一到家里,就被梅阿娘给打了两下,脸上神情也挺严肃的。
二堂哥因着高兴过了头,也忘了这些规矩,如今才知道害怕,赶紧比了个噤声的动作就开始呵呵傻笑,接着便把梅阿娘手里的豆豆给接了过去,一边笑一边捏孩子的脸。
“豆豆越长越像青山呢,倒是蛋蛋咋这么秀气啊,那小子倒是更像个哥儿呢。”
“他像他爹爹,简直一个莫子刻出来的,将来啊不愁讨媳妇儿了,怕是要把咱们村,还有附近村子的小姑娘小哥儿都给迷倒。”顾南风一直因为自己脸上的疤觉得自卑,可梅阿娘却像是看见那块疤似的,总觉得他就是天下最好看得人,每每都要夸他长得好看,这夸一次就算了,夸得多了就有效果了。
如今,顾南风自己都好像看不见自己脸上的疤了,怎么看都觉得自己好看得很,现在听他娘这么说,他一点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只会肯定的跟着点头。
“像爹爹,好看。”蛋蛋真是小机灵鬼,还会精简梅阿娘的话,跟着不停念,他这奶声奶气的话,让众人都乐了。
但乐呵的时间眨眼就过,眨眼就到了梅青山要出门的日子,好在他不是一个人出门,他还带着两个人,这两人便是最开始带梅大河他们去捡栗子的罗大华和周有福。
几家人将他们送到村口之后,才一起回来,到了梅家之后,梅家夫妻便去家里收拾了些东西,跟着顾南风上去了。
如今,梅青山不在家里,顾南风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梅青山不放心,便和家里商量了,让他们爹娘住到上面去,多照应顾南风和两个孩子一点。
梅青山这话梅大河答应的挺干脆,毕竟梅青山不开这个口,他也得让爹娘去照顾着,他才能放心。
冬日里,无事之时便是以火为伴,大多人整日都是窝在火堆边,生火取暖。
梅家两夫妻住到了上边儿之后,梅小妹自然要跟着爹娘去,且因着家里的两个孩子,大伯和顾锦玉家里也是常常都会去顾南风那里,于是他这里倒是成了几家人里最热闹的地方,每日家里都是一堆人。
建房的时候,顾南风就把灶房建的宽敞,还专门挖了个火坑,冬日里烤火方便。
一家人围着烤火的时候,说着孩子们的事儿就说到了何家老大的亲事,何静静今年十四了,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
何家几个孩子都是女儿,两夫妻的意思是要留一个在家里给他们养老,但要留谁还没有个定论,因此老大的亲事自然也就不急着定了。
顾南风虽是亲舅舅,但这种事情还是得看他们夫妻,他只说了听听三个孩子怎么说,谁愿意留家里就留谁吧。
“老三还小什么事都不懂,她现在只知道要跟着爹娘,老大老二倒是懂了,可那两个孩子都说要留在家里,我和你二姐这才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说着的虽是件烦心事,可何大龙却是笑呵呵的,一点没有为难的样子。
也是啊,孩子们都舍不得爹娘,愿意陪着爹娘过一辈子,这换了谁能不开心啊。
说到孩子亲事,还是年纪大些的人更懂,听何家夫妻说起孩子们的亲事,梅阿娘便说道:“大姑娘哪有不愁嫁的,现在是没有个对象,孩子们心没有落到旁人身上罢了,等到哪天自己有了主意了,这亲事就简单了。”
梅阿娘没成亲那会儿,也想就嫁在他们村子里,离着爹娘近些,可梅家去提亲,和梅阿爹相看过之后,她就愿意了。
“是啊,到时候再说吧,左右两个孩子还小,便是静静也还不急呢。我们先看看村子里有没有合适的人家,若是没有就看附近村子的,我记得三全那里有个和静静年纪相仿的小子很不错,到时候让三全给多留意一下。”梅阿爹也跟着说了几句,甚至还连人选都有了。
何家夫妻在梅家村没什么亲友,但梅家不一样,有了他们帮着操心女儿的亲事,可选的人家就多了,且他们选的人家定然也靠谱,两夫妻便放心多了。
儿女的亲事自来就是父母心头的头等大事,但孩子成亲之后,又有另外的事需要父母操心了。
梅阿娘看着细心照顾着豆豆的小满,心想改日该和老大他们说说孩子的事了,小满也满了十七了,年纪不算小了,他们可以想想要孩子的事儿了。
这俗话说得好,说曹操曹操就到,梅阿娘刚想到大儿子,梅大河就来了。
“嘿,我来接你嫂子回去。”梅大河今日去易家帮着杀猪了,之后又跟人去了邻村看一个地基,过几日要去干活儿,所以赶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家里没人,他便来接人了。
梅大河说是来接人,却没有要走的意思,一来就摸去了自己夫郎身边坐着,还把夫郎手里的孩子接过去自己抱着了。
豆豆是哥哥,可如今还不会说话,梅大河一抱着人便开始逗孩子,教孩子叫他大伯。
“豆豆,我是大伯,叫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