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焖土豆(2 / 2)

宋清夹一个带着锅巴的土豆放在崽崽饭上,糊弄道:“阿爹那个放多了酱油,没有崽崽的好吃。”主要那点饭就够沈之洲吃,小孩子吃不出好赖,吃白饭都能吃得香喷喷的,意思意思给她在锅里过一道就行了。

出于对两位爹的信任,崽崽很快高高兴兴挖土豆吃,一口饭一口土豆,吃得喷香。

吃完早食,一家人就往县城去了,先送两小只去衙门上学。

崽崽很喜欢和一群哥哥姐姐在一块儿,乔夫子讲课时,她就两只胳膊搭在桌上,坐得端端正正的,也不说话。一看这么小的崽崽都这么听话,其他人也不好意思摸鱼了,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

送完两小只,夫夫俩就去敬松斋了。

书院已经竣工,五湖四海的夫子、学生也陆陆续续到达泞阳县,各自安顿下来。部分家远的夫子和学生还在路上,再有半个月差不多就能都到了。因而书院下月初正式讲学。

书院建了一座藏书楼,夫夫俩便请了在敬松斋看书的学子们抄书,千字五文,倒是比几年前抄书的价钱贵了不少。即使这般,因着时间紧迫,人手也不是很够,所以刚闲下来不久的宋清也加入了抄书的队列。

“嘶!”刚走进书斋,沈之洲倏然停下脚步,后脑勺撞在一时不查的宋清胸膛上,“我忘记把文集带来了!”

沈之洲从动身回泞阳县开始,时常和一道的夫子们谈诗论文,有一日突发奇想,将路上所得诗文都编成册,这几日分别找夫子校正好,正打算今日拿到书斋的。

看着沈之洲这副懊恼的模样,宋清摇头失笑,揉揉沈之洲的后脑勺,道:“你忙着,我回去给你取。”

说罢,向书斋管事的借了自行车,就骑着离开了。

——

泞阳县城门口像城内一样热闹,和几年前行人稀少的样子完全不同。

这段时间以来,到泞阳县的生面孔源源不断,有些是孤身一人背着包袱来求学的寒门学子,有些是拖家带口来教书的先生,也有些是随从仆役若干的少爷小姐。无论是哪一类人,瞧见城门口的兴盛景象总会大吃一惊。

没等多久,官道上驶来几辆马车,打眼一瞧像是几家人的。

马车停在城门口,仆役上前让守城侍卫检查证件,马车上便下来几个少爷小姐。

“可闷死我了,从没坐过这么长时间的马车。”一个半大少年刚下马车,便忍不住双手叉腰,大口呼吸新鲜空气。

“知足吧。之后几个月只怕过得还不如在马车上呢。”

这话勾得同行几人不住唉声叹气。

沈状元学问厉害,可他家乡这边可是流放之地,听说如厕都只能用树叶。这日子可怎么过哟,早知道上半年在夫子面前就放乖点了,也不至于被老爹老娘发配到这穷乡僻壤,再不济偷偷带着人往江南去,也好过被押来这里啊!

“跑夫子果园,上车就走!”

“郁苍书院郁苍书院!五文一个,上车!”

没等众人唉声叹气太久,车夫口上吆喝着脚下也不停,吭哧吭哧把三轮车骑过来,状似无意地从众人面前路过。

方才还自怨自艾的少爷小姐们,纷纷睁圆了眼睛:这、这、这只有三个轮子,没有牛马骡子拉着,自个儿就能行走的东西,是车?!怎的他们说的每个字都能理解,合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饶是车夫们这段时日已经见惯了这副模样,还是忍不住心下骄傲。他们当年看见三轮车的时候,只怕也这样震惊,还好后面攒钱买了一辆。这会儿三轮车都归官府管了,可不是谁想买就能买的,得先考上驾照才能买车上路哩!

于是一个个擡头挺胸,以最慢而不做作的速度骑着三轮车,像骄矜的大鹅一样伸长脖子。

就在众人要上前询问时,宋清一个漂移停下自行车,朝着呆若木鸡的少年少女喊道:“有没有去书院的?上来!”

这一下更是惊艳了众人,纷纷瞪直了眼睛,做不出半点反应。

其他车夫看一帮人发愣,先替人急上了,“快上啊!小宋老板的顺风车可不是每天都能搭的!”

书院选址离白溪村比较近,找不到住处的学子都可以先住进书院,等开学后再办理住宿事宜。宋清恰好能载一个不舍得车费的学子过去。

“我来我来!”一个小吃车后面忽然冒出个少年,虽然少年嘴边的油都还没擦干净,众人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护国公家那个眼睛长在头顶的小世子?

顺着阮征过来的方向看去,小吃车后面站着吃东西那人,不是太子赵靖又是谁?

众人只觉眼前一阵阵发黑,试图将睁得不能再睁的眼睛睁大点,好看清楚是谁胆敢假扮这两位爷。

直到阮征丢下赵靖,坐在宋清自行车后座远去,再朝着怔愣的众人吹了个响亮的口哨,众人才回过神来。

反应过来应该给太子行礼,只见方才还不拘小节吃东西的人,早已经不知跑到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