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完美犯罪
许知临迅速带队,下楼集结。
又各自分组,详细落实到每个人头上,需要完成的工作及任务。
“1组负责校园内部排查。”
“2组负责校园外部至失踪男童家中,沿途路线及周遭商铺排查。”
“3组负责失踪男童从离开学校起,有完整监控画面的监控路线排查。”
“4组负责到达失踪男童舅舅家中,做完整的家庭关系背调,及附近邻居口供收录。”
“5组是我和秦创,现在立刻开车到达失踪男童原户籍地址家中,做完整的社会关系排查。”
事件发展至今,许知临基本能够判断得出。
本次案件的第三名失踪受害者与嫌疑人之间,一定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尤其前两次,凶手都是有目标范围地,在随机挑选符合他作案要求的受害人。
但这一次,竟然直接抓走了在前一个案件中提供帮助,甚至还协助过他作案的帮手。
这说明什么?
许知临大脑疯狂思索。
首先,小男孩在上一个案件中,协助凶手向警方递交杀人预告。
这就说明他和凶手认识的时间,至少比上一名受害人遇袭至今的时间要长。
且期间自愿跟随帮忙。
还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找其他人动手。
等等……
许知临突然想起收到第一封杀人预告时。
监控录像内也显示得是,一群小学生来刑侦支队给他们送奶油饼干。
如果能找到这些学生,让他们帮忙确认,拜托他们转交饼干礼物的人,也是本次案件的失踪男童的话。
那受害人和嫌疑人认识的时间,是不是可以再往前拉?
那时秦创开车,长途奔赴。
三十分钟左右便转上绕城,又快速通过高速闸口。
许知临坐在副驾,不停地接打电话,负责核对人证物证等重要信息。
期间还要联系到前期排查案情的同事,向他们确认案件初步调查进度。
“你说第一次来市局门口,送饼干的小学生吗?”
“我这里好像刚刚收到了小为提交上来的口供信息。”
听筒对面传来鼠标快速点击屏幕的声音:“找到了。”
“第一批到达市局,协助递交杀人预告的学生,是来自我们市局附近的一所附属小学。”
“根据学生口供,当天放学。”
“他们五名同伴一起,被另一名年纪相仿的小孩拦住。”
“根据校服分辨,双方不属于同一学校。”
“且对方给了他们一人一颗棒棒糖,并拜托帮忙把饼干递交到刑侦支队。”
“因为小孩子心性单纯,所以没有怀疑。”
“他们放学经过市局大门,本来也就是顺路,再加上收到了糖果,又是助人为乐给警察叔叔送东西,自是欣然应允。”
许知临听到这里,略显迟疑:“棒棒糖?”
因为第二次协助递交预告的彭殊,也收到过相同的棒棒糖。
所以他不由惊讶地再次复述一遍。
尤其对方还补充:“而且还都是葡萄口味的棒棒糖。”
“葡萄口味?”
“对,几个小孩子记得特别清楚。”
“说他们这个喜欢苹果味,那个喜欢橘子味,但收到的却全部都是葡萄味。”
小孩子口味不一,没能拿到自己喜欢的糖果味道,所以印象深刻倒也正常。
但是买糖的人、发糖的人。
他们这么执着于全数挑选葡萄口味的棒棒糖,这其中又有什么含义?
连自己偶尔吃过火锅后。
也是今天拿薄荷味的口香糖、明天拿柠檬味的、后天拿西瓜味的……
甚至于每天都会刻意挑选不一样的味道,进行尝试。
许知临几乎瞬时想起。
早上和顾清朗等红绿灯,互交信息的时候,顾清朗也特别臭屁地给他展示了自己收到的棒棒糖礼物。
那在阳光下透着暗紫色的塑料纸外衣。
不出意外,应该就是葡萄口味没错。
许知临立刻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了“葡萄”二字。
然后再根据两次杀人预告的信息传递,现在也完全可以断定,从预告杀人的案件一开始,第三名失踪男童和嫌疑人就已经相识。
可他们为什么要合力谋划这样一出闹剧。
且还反目成仇,从作案同伴变成行凶人和被害人?
许知临想不清楚,或者再大胆一点猜测。
其实嫌疑人的目标,一开始就是这个协助作案的小孩?
之前几次的预告,可能真的只是在预告。
为的就是把这件事情的热度闹高、闹大。
而这一次……
许知临心绪不宁,又强迫自己镇静下来。
他给顾清朗打了个电话:“喂,顾清朗。”
对面懒洋洋地:“叫老公。”
许知临捂着手机,生怕被秦创听见。
他支支吾吾地小声嗔道:“说正事呢。”
顾清朗应该正在开车,男人逗他一句,又笑起来。
许知临听到听筒对面,传来“滴滴”地汽车转向声。
他握着手机问:“你今天要去学校上课?”
“嗯。”顾清朗慢吞吞地答。
“前几天公务出差,请了好几天假,今天下午正好有节课,得去。”
那倒是凑巧。
许知临忙说:“针对本次杀人预告的案件调查,之前我们做凶手背调时。”
“根据一些行为特征和行凶方式,分析出凶手应该在幼年时期受到过相关重创,导致成年后滋生报复心理。”
“或者是近期,身边非常重要的人,比如子女等近亲,也曾遭受过此类行为迫害,导致悲剧发生的案情。”
“总之锁定两个重要时间节点。”
“一是凶手幼年,也就是10-15年前的相关案例,然后是凶手近亲,我们初步把范围划定在3年以内的未成年人欺凌案件中。”
“但在档案室内,上万份案件卷宗,我们实在找不到相关内容。”
“然后想办法咨询前期退休的老刑警,也没有获取到有用信息。”
“所以我想……”
“你的读研导师沈教授那边,他本身就是从刑侦支队退下去的,然后现在又做课题研究,接触过的案例内容肯定比我们要多得多。”
顾清朗心领神会:“帮你问问是吧。”
许知临不好意思地“嗯”了一声。
顾清朗笑起来:“没问题。”
举手之劳而已。
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但许知临还是礼数周到的叮嘱:“你去了客气一点,不管有没有问到东西,都要表示感谢,如果沈教授那边有空的话,还应该邀请他来我们家吃个饭的。”
“吃饭?”男人微微惊讶。
“你会做饭吗?还请人回家吃饭?”
许知临:“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你的恩师,带你这么长时间,这次又抽空帮我们回忆陈年旧案,如果他真的要来,我肯定会好好练练厨艺的。”
顾清朗爽快应下:“那行,我问问老爷子什么时候有空。”
“就说我老婆想请他吃个饭,感谢他这么多年对我的教育和照顾。”
“欸,你。”许知临脸红了一下。
他是自小就害怕老师的。
哪怕成绩再好,老师性格再温柔,老远瞧见了,许知临都得绕个大圈儿去藏起来的程度。
尤其顾清朗的导师,沈长言教授。
虽然没教过他,但在业内也是鼎鼎有名的前辈专家。
顾清朗要是当着人家老师的面,说什么“老婆”不“老婆”的话。
那简直就是在要许知临的命。
兔子捏着手机:“不跟你说了。”
临了挂断前,又隐约听见那狐貍说:“这次做的很棒。”
这次、做的很棒……
狐貍从不吝于夸赞,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尤其许知临自己也能感受到,在每一桩案件调查结束后。
他的罗辑思维辩证能力、组织分配统筹能力,都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
尤其前几次,他从只能依照分配,跑跑支线任务的小警员。
逐渐成长为也能调配大局,成功组织两次营救被害人的围剿行动,逐步挖开嫌疑人身份,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光荣刑侦警。
兔子把手机捏在掌心里。
暗自给自己打气:他一定还能做的更好。
那时高速行驶两小时左右。
警车停在场镇的村委会办事处门口。
许知临和秦创匆匆入内,出示证件。
在前台接待的帮助下,失踪男童周其原户籍地址所在辖区内的村支书,很快赶来同他们见面。
秦创捧着笔记本,正在恶补许知临做的案件笔记。
他刚看到那一句:据班主任口述,当事人周其性格腼腆内向、独来独往、自卑敏感时……
便又听闻原籍村支书道:“周其这小子,那在我们双桥村是出了名的匪徒小霸王。”
“什么?”
秦创和许知临齐刷刷地擡头。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出来:“你说什么?”
村支书被他们的反应震住,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
许知临慢半拍地意识到情绪不妥,忙收起惊讶,又问:“抱歉,您刚刚说周其那孩子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小霸王,这是真的吗?”
村支书点头道:“是真的。”
“这孩子从小就调皮捣蛋、偷鸡摸狗,谁家碰到他来作乱,那都是自认倒霉。”
“各家各户的小孩都害怕他,把他当大王,他让往东,那些小孩就不敢往西,全都听凭他差遣。”
许知临问:“那他在你们村里这么如鱼得水,怎么突然被送到市区去念书了?”
“这个……”
秦创掏出证件再次示意:“公安办案,所有问题全部如实陈述,不得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