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绯闻叠起(2)(1 / 2)

第103章绯闻叠起(2)

她还不解气,额角青筋爆绽,胸臆中有一股压抑不住的怒火横冲直撞,直冲到她喉头,几乎令她窒息——

她“啊”地大叫一声,俯身向前,一股脑将桌上的文件、杯子、相框、花瓶、笔筒、电脑……全都挥扫到地上。

看着狼藉的地面,周雯胸中那口闷气,才吐出来。

她茫然地撑着桌面,佝着背,眼泪扑簌簌顺着面颊落下来,精致的粉底被泪水冲得一道深一道浅,睫毛膏糊成一团,幸亏是防水的,才没有狼狈地晕开。

职场多年,周雯深知一支防水睫毛膏的作用,关键时候是可以保住三分颜面的。

可是此刻,她却什么颜面也顾不得了,尽管办公室外面,有不少同事,闻声偷偷向内张望。

什么时候,她再也控制不住沈肆了呢?

是啊,她连自己的情绪都管不住了。

她膝盖一软,颓然地往下一滑,瘫坐在地上,垂头将脸埋在掌心里,肩头一缩,压抑地哭了起来。

事情是怎么发展到眼下这个地步呢?

在娱乐圈风风雨雨十几年,周雯第一次觉得惶然无措。

两天前,当那个叫赵春画的记者,找到她问起沈肆的去向时,她还傻傻跟对方说,沈肆因为朱桢自杀心里难过,在家里静养。

转眼,人家就拿出了云南拍摄的照片,沈肆与那个女科学家,站在大树下,头碰头仿佛在接吻。

饶是见惯了风雨,她仍有一种被雷劈中的感觉。

女科学家到底是在云南做研究,还是和沈肆谈恋爱?若是谈恋爱,霍琦又算什么?沈肆为什么在出了假唱和逼死粉丝的丑闻后,还能安之若素的谈三角恋?

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的质问,能言善辩的周雯第一次哑然了。

昨天晚上,新闻就铺天盖地报道出来。那张照片下的点评,一个小时内就过了二十万。

第二天,“沈肆左拥女明星,右吻女教授?三角恋扑朔成迷!”“逼死女粉丝后,沈肆不思过,反劈腿?”类似的新闻报道,迅速成为热门话题。

原本稍稍被安抚下来,和沈肆解约的各大品牌,又开始发出新一轮律师函。就在她急得焦头烂额,到处灭火的时候,沈肆却始终联系不上。令她非常被动。

尽管即便联系上沈肆,他唯一能做的,也是保持沉默。可是找不到人,却令周雯有种走在结了薄冰的湖面上,随时都有可能一脚踏空的挫败感。

公司老板找她长谈一番,言辞间颇有想要放弃沈肆,与沈肆解约的意思。但被她坚决抵制住了。

她颓然地回到办公室,开了一支当时买来,准备替沈肆庆功时喝的红酒,自斟自饮了一整夜,没想到,好不容易沈肆回来了,面对如此弥天大祸,他却混不介意,好似睡觉比什么都重要。

她想,他是铁了心想要撂挑子不干了。

面对一个一心赴死的人,她觉得自己再也不能为他做什么了。

她像在强拉一个站在悬崖边往下跳的人,松手,对方必死无疑,不松手,两个人一起死。

要不要放弃他呢?

周雯的眼泪,慢慢滑入她的手心,打湿了每一条掌心的纹路。

王院长的办公室,窗外知了叫得人心烦意乱。

头发花白的老头子,把一本新闻周刊扔到来向他汇报工作的徐知宜面前。

徐知宜狐疑地拿过周刊——

周刊的封面上是一张色彩素净的照片。黄昏朦胧的光线下,稻田边,繁茂美丽的花树下,一男一女相对而立,男人微微低头,女人则仰着脸,因为光线太暗,两人脸上表情看不太清,从拍照者的角度望去,恰似正在深情对吻。

尽管画面上两人的面目都略微模糊,但仍然能让熟悉的人,一眼就看出这俩人是谁。连作为当事人的徐知宜也不得不承认,这张照片不管从光线还是构图,都算得上漂亮极了。

徐知宜半张着嘴,猛地擡起头,对王院长冤道:“我们根本没在接吻。这照片纯粹是拍摄者借位误导啊!”

“你没和这个大明星谈恋爱?”王院士不相信。

“当然没有!”徐知宜理直气壮地说。

“你呀!白背了这么大一个罪名,白给学校惹这么大麻烦。”王院士几乎有点恨铁不成钢。

徐知宜不吭声,正要反驳,手机就响了。

“我妈!”徐知宜冲王院士略微颔首便走到窗边接电话。

苏倾今天到办公室比较晚。

昨晚,她一直等着徐知宜那头尸体挖出来,成功运回实验室,又与冯令达通过电话后,她才睡下。

谁知,上午一走进办公室,就发现同事们都用异样的目光在看她。还是她主动问了一个下属,对方才带她到电脑前,让她看那张赵春画偷拍的照片。

除了照片,网上各种攻击徐知宜的言辞更是不堪入目。

新闻报道里,把徐知宜定位为,滥用流感疫苗导致变异‘僵尸病毒’出现的女生物学家。嘲笑她,一边挖人祖坟,一边还不忘谈情说爱,假公济私。

有人骂她坏了学术界风气、有人讽刺她和沈肆非常登对,都视人命如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