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耽美 > 穿为辛弃疾义女后 > 第130章 流水落花,《最高楼》和“一生散关兵”。

第130章 流水落花,《最高楼》和“一生散关兵”。(1 / 2)

第130章流水落花,《最高楼》和“一生散关兵”。

看着莲心提到方才的话题便装聋的样子,辛赣“哦”了声,面上看不出什么波动的样子,只笑一下,随即回望她。

他指了下莲心手中的信纸。

“你说得很有理,不如你打开它看看好了。”

莲心愣了愣。

旋即真的依言,展开手里折成两指宽小条的纸。

纸张一层层展开。

最终被展开,落在手里的,是一张无字的白纸。

原来辛赣早就在被偷袭的时候,便已暗中替换好了信纸。

莲心默然片刻。

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明白为何辛弃疾在之前有几次偷袭二人失败后,会朝范如玉感慨叹出一句“莲心擅局中周旋,三郎擅布局前后”。

不远处,辛弃疾早已经将方才偷袭失败反被媳妇制裁的事情忘到了脑后,又开始纠缠陆游,叫他念新作的诗来听听。

范如玉面露嫌弃,走过来,一手一个,捂着辛赣、莲心的耳朵,将两个心肝由屋角拽到屋中心,直到看不见辛弃疾那打滚撒泼的样子才撒了手。

倒是莲心竖起耳朵听了会远处陆游也带醉吟咏的声音。

随后,她笑了,朝隔着范如玉的辛赣挤眉弄眼起来。

这次却不是因为什么悼亡诗——莲心自打去信问了李月仙并得到“得罪人的事我们自己来你别管”的回信和隔了几日传来的姜夔“留三分余地为自己考虑”的劝诫后,便决定不再纠结于陆游写悼亡诗的事,只将其留给李月仙一家自己解决了。

方才的笑,是因为陆游正吟咏的、他前阵子方作出的诗——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①...”

陆伯父只要作个豪迈的诗就要带“散关”两个字,她都快能猜出来了呀。

莲心的身子便越过范如玉的腿,朝辛赣倾去,嘿嘿笑:“陆伯父可真是,一年幕僚情,一生散关兵啊...”

嗯?

范如玉美丽的脸庞上显出一个惊讶的神情。

随后妙目一瞪,看向腿边这口出狂言、对作为长辈的陆务观评价得着实不算客气的小家伙。

她倒是要听听她为何要这么说话了。

若是有理还罢了,若是没理的话么。

范如玉搓搓手指,呲牙咧嘴地朝莲心一笑。

不才在下,偏偏在拎耳朵神技上,可也算是国手呢!

“咳咳...”

在范如玉怒目圆瞪的注视下,莲心不敢造次,只好一五一十交代了。

之前听孩子们私下八卦,陆游乾道八年在前线时,也不过于宣抚幕府中做过不到一年的文职人员。

但就是这短短一年的当兵经历,陆游追忆战场的口风便从最开始回来时的“我当时是个为国奋战的士兵”,变为了“我勇猛杀敌为大宋斩下敌将首级”,并到现在最终变成了“我雪中刺虎的英勇事迹在军中无人不知人人视我为楷模”!

而同样的,他诗文创作的内容也从无尽的思念悼亡之作画风一转,变为了把“散关”这个关键词当水印一样的写诗风格。

到了如今,光是他带有“散关”之词的诗就有二十余首。

“在散关待了八个月,一共二百多天。陆伯父再努把力,带‘散关’的诗就能算得上是行军时期隔天作一首啦...”

还记得当莲心偷偷这么说时,周围一圈孩子都咳嗽的咳嗽,躲避视线的躲避视线,没人有胆量真的附和,韩淲还劝她积些口德,别被陆游哪一日收拾起菊枕把她砸个头破血流。

只有辛赣没有开口劝阻。

而在陆游作出的诗刚刚获得满堂喝彩的当下,范如玉虽没再提要拎莲心耳朵的事,却也不禁拍了下她的脑袋:“这种话要私下里说啊,小笨蛋!”

当着人面议论,是不是脑子缺根弦啊?

神经大条如范如玉都能说出这种话,而辛赣却仍旧是没有因为这个而忌惮过多的样子,只笑了笑。

“你笑陆伯父么,难道若你有机会能上战场,也不作诗?”

他也越过身子来,在莲心耳边轻轻说话,“我不信...”

不同于和大家闲聊时被劝阻“少编排陆伯父吧”,辛赣的话像缕风似的,不声不响、无色无味,但就是叫人跟着迷了心窍。

那倒也是。

回到上饶,大约是因为湿润的气候,辛赣愈发唇红齿白,与她讲起话来眼睛含着一泓西湖的水一样。

有这样的一个他轻声讲话,耳朵边上痒痒的,莲心心下便也微微的一麻,不禁笑而缄口,不说话了。

想想也确实。

作诗于古人而言,如同写日记,倒也确实没必要拿现代人的标准来揪着这一点不放。

她仿佛确乎是有些嘴巴太毒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