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鱼?!”
大华的眼睛瞪得像铜铃,嘴角咧到了耳根,刚才的饥饿感仿佛都被兴奋冲淡了。
“对啊!我们可以抓鱼!”海清也跟着激动起来,脸上带着跃跃欲试的光彩。
“太好了!晚上有鱼吃了!”毛毛拍着手,想象着鲜美的鱼汤,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何炯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看向苏云的眼神里,赞赏又多了几分:“这个主意好!安全又实际!”
只有黄垒,依然背对着众人,缩在角落里,像一尊沉默的雕塑,只是那微微耸动的肩膀,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那……我们怎么抓?”何炯提出了关键问题,“我们可没有渔网,也没有鱼竿。”
大家的兴奋劲稍稍冷却,是啊,赤手空拳,怎么抓滑不溜秋的鱼?
苏云胸有成竹地笑了笑。
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营地旁几丛不算粗壮的野竹子上。
“谁说抓鱼一定要渔网鱼竿?”
他走到竹丛边,抽出随身的多功能军刀。
“何老师,大华,麻烦你们去湖边,找一些稍微有些韧性的藤蔓,越长越好。”
“好嘞!”何炯和大华立刻领命,转身就往湖边跑去。
“海清姐,毛毛,你们帮忙收集一些干枯的细草绳,或者撕一些布条也行。”
“没问题!”两位女士也迅速行动。
苏云则开始处理眼前的竹子。
他挑选了几根粗细适中、相对笔直的竹子,用军刀干净利落地砍下。
然后,他将竹子一端削尖,插入地面固定住。
接着,他用刀背,沿着竹子的纹理,小心地敲击,将竹子从上到下,劈成宽度均匀的竹篾。
他的动作不快,但每一下都精准而稳定,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照在他专注的侧脸上,仿佛一位沉浸在创作中的匠人。
很快,一根完整的竹子,就在他手中变成了一堆薄厚均匀、柔韧有度的竹篾。
他重复着这个过程,处理了三四根竹子。
直播间的弹幕,已经从刚才的兴奋,变成了目瞪口呆。
“???苏云这是在干嘛?劈柴?”
“不对啊!这劈得也太细太均匀了吧?这叫竹篾!”
“他该不会是……想用这个做东西抓鱼吧?”
“卧槽!劈竹子我见过,劈得这么有技术含量的,第一次见!”
“这刀工……不去新东方可惜了啊!”
“前面的,格局小了!这手法,看着像是非遗传承人!”
就在这时,何炯和大华拖着几根长长的藤蔓回来了。
海清和毛毛也收集了不少草绳和布条。
“苏云,藤蔓找来了!”
“草绳布条也够了!”
苏云点了点头,拿起处理好的竹篾。
他将几根粗壮的竹篾交叉固定,作为鱼篓的骨架。
然后,他拿起更细的竹篾,开始围绕着骨架,一圈一圈地编织起来。
他的手指灵活得像是在跳舞,竹篾在他手中穿梭、交叠、收紧。
一个圆锥形的轮廓,渐渐成型。
他一边编,一边解释:
“这种鱼篓,利用的是鱼喜欢钻洞,并且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口的原理。”
“开口要大,方便鱼进去。”
“但内部,我们要用竹篾做一个倒刺结构,像一个漏斗,鱼顺着漏斗游进去很容易,想出来就难了。”
他拿起几片竹篾,巧妙地在鱼篓的入口处,向内编织出一个斜向的、边缘带着细微“倒刺”感觉的漏斗口。